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、董事长李庆奎“长期对家属失管失教”;云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原总队长早明光“不重视家风建设,对配偶失管失教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”这些“失管失教”现象的出现引起我们对家风建设的重视。
家风,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,也是一个家族的处世规矩。它是在家长和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、教导下逐渐形成的潜移默化的风习,且代代相承。弘扬传统文化、建设优良家风已经成为塑造人们道德品行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准绳,也将为我们管党治党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。
运用家训家规教诫后人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,先秦至今,兴家之训、和家之规代代相传,从北齐颜之推倡导的廉洁齐家思想、建设廉洁家风的理念;蜀国诸葛亮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“的君子之道;清代朱柏庐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的节俭思想,晚清曾国藩“家俭则兴,人勤则健,能勤能俭,永不贫贱”的16字箴言以及周恩来的“十条家规”;焦裕禄的“不能搞特殊”;杨善洲的“苛刻教育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代代共产党人廉洁自律、奉公守法的红色家风,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,为我们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。
家风相连成民风,民风相融汇国风。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”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家风家教,管好“身边人”,把勤俭、奉献、无私、廉洁的家风扩张到社会上,使之成为一种价值取向、一种道德标准、一种社会风气。只有家风正,党风政风才能正,社会风气才能正。(邯郸河务局 李雅芳)